近日,上海最早的市民驿站——位于玉田路的曲阳路街道市民驿站迎来10岁生日。当天,全新的曲阳路街道第一市民驿站在东体育会路1130号亮相。这个新开的驿站面积不大,功能齐全:蓝色的就业工作站力求为待业居民解燃眉之急,橙色的儿童活动区有望让家长有机会松口气,蒲色的长者照护之家、绿色的家庭医生诊所、黄色的食堂、橙色的综合服务大厅都已开始运作。
每天到老年食堂吃个物美价廉的午饭,下午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和邻居们“嘎嘎三胡”,再花10分钟笃悠悠走回家——对曲阳的很多阿姨爷叔来说,市民驿站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从2008年建成全市首个市民驿站,到如今已建成4个各具特色的升级版市民驿站,虹口区曲阳路街道走过10年市民驿站的布局探索之路。
老年食堂最受欢迎
曲阳社区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是全市最早的大居之一。随着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社区老龄化问题凸显。2008年,正值东体居委会合并,利用原东二居委在玉田路的办公场地,街道新建了一个民生服务站点,可为社区南部居民解决基本生活需求。这幢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的独栋4层小楼,也成为上海第一个市民驿站,这里设置了社区老年食堂、卫生诊疗点、服务大厅、老年日托站四大功能。最受欢迎的是老年食堂。在曲阳路街道住了20多年的庞红还记得2008年带岳母第一次去食堂吃饭,这里的菜品价廉物美,红烧大排4元,清蒸鱼块3.5元,炒青菜1元等,岳母当时直夸“驿站的饭食油水足”。
此后,曲阳路街道以“居民步行15分钟内可达”为原则,又先后建了第二、第三个市民驿站。2016年,完成《曲阳路街道市民驿站建设标准》课题,明确“综合服务大厅+主要服务功能+公共辅助设施”的基本配置。曲阳路街道服务办主任盛鸣说,10年来,老年食堂在满足老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采取社会化经营管理的灵活方式。如何满足老人需求并兼顾其他市民需求,如何立足社会效益并保持企业一定经济效益,是探索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食堂赚头少,企业要有公益心。政府补贴房租水电,其余成本由企业承担。对于低收入、高龄老人等,政府补贴餐费。”到目前为止,曲阳路街道市民驿站老年食堂还是比周边餐饮便宜10%,保持单个站点平均每天600人次的就餐量。
探索供需对接有效途径
10年间,技术更迭,市民驿站的服务项目推陈出新,服务理念也不断更新。
盛鸣说,街道逐渐探索出“五位一体”的供需对接,力争从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走向服务“零距离”。“五位一体”包括:餐位,解决老年人吃饭需求;躺位,以卫生诊疗点、老年日托站等形式解决居民医疗健康需求;座位,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场所;席位,居民参加各类社区活动提供场地;岗位,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搭建平台。这其中除了做加法,也做过适当减法。比如,目前市民驿站的政务窗口可咨询20多项事务,便民窗口可提供10多项服务,各站点每月平均服务人次为1100余人。但由于市民需求减少,曾经代缴水电煤的窗口取消了,家政服务中介由固定入驻市民驿站,改为定期窗口咨询。
全新亮相的第一市民驿站总面积1500平方米,有长者照护之家、便民食堂、就业工作站、家庭医生诊所、综合服务厅,呈现五大功能。
老人业余活动自我管理
如果将原先的曲阳市民驿站称为1.0版本,而今正在打造的应为2.0版本。
据介绍,曲阳4家市民驿站将扩大服务供给的精准性,逐步显现个性化特色。比如第一驿站探索“全人群服务”综合体,突出医养结合特色;党建工作对接虹口“人才港”,设立“白领党建驿站”等。第二驿站打造“社区服务”生活馆,服务大厅增设康复调理、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等;食堂增设营养膳食指导、生鲜配送服务等。第三驿站侧重“居民自治”议事厅,充分调动“两代表”、双拥对象、退休党员等为社区事务献言献计。第五市民驿站打造“为老服务”实体店,聚焦失智失能老人,优化“守望长者”项目,探索社区养老嵌入式服务。
在市民驿站2.0版本中,群众自治的探索值得一提。乐龄俱乐部是街道老人协会下的自治组织,会员161名,每月开展自治类活动50余次,参与人次过千。以往,这些兴趣小组分散在各居委会,人数没这么多,也没啥章程可言。曲阳路街道尝试找来兴趣小组的“群众领袖”进行自治管理,效果不错。居民自治可降低管理成本,调动居民积极性,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曲阳路街道已有3个市民驿站推广该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