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解放日报]市一医院医疗骨干为当地培训医生近千人次 上海扶助遵义多项手术实现“第一次”
    
2018年1月19日 10:37
来源:解放日报  

  前往遵义机场的路上,蔡晓波百感交集。“遵义人的用情至深让泪水怎么都止不住,无论是遵义的兄弟姐妹还是我自己!”1月8日,他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为半年的援遵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画上不舍的句号。

  蔡晓波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的副主任医师。在遵义,他有个新身份——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病临床医学中心轮值主任。2017年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以遵义百姓的健康需求为目标,全面承担了遵义全市5大临床医学中心的建设,并派出5名博士学历、副高以上级别的“大将”深耕于这片红土地,实现一项项手术的“第一次”,完成千余人次的培训,几乎走遍遵义市的每一个郊县乡镇……

  从2014年全面启动援遵工作以来,一场场从“输血”到“造血”的攻坚战打响:除了委派医疗专家外,4年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有70余位专家先后赴遵义诊,受益居民超2460人次;14位上海专家培训当地医生940余人次,67人次遵义医生来沪挂职进修,更有3人破格参加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访问学者计划。

  “长征期间诞生了第一所由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军医学校,红军军医始终在严峻的环境里扶伤济世。”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王平动情地说,“这些年来,上海的专家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当代的红医精神,也鼓舞着我们学习进步,为百姓的健康谋实惠。”

  “5+1”临床医学中心为诊疗“输血”

  遵义地处贵州省北部,居民大多偏好辛辣油腻食物,由此造成胆道疾病的高发。“不仅胆囊结石多,更不乏胆管结石患者。然而在上海仅需1至2天即可出院的结石微创手术,在这里甚至需要开一个大刀,恢复较久的时间。”蔡晓波回忆,湄潭县有位40余岁的女性患者,腹痛难忍、浑身蜡黄,“当时她已经感到绝望,因为肝脏内发现有肿块,整个人看起来已经出现了肝癌晚期恶液质的状况,只能接受姑息治疗。”

  患者家属找到上海来的专家。“我发现她的各项体征与肝癌晚期并不相符,再次详细检查后发现,患者胆管内有6厘米的巨大结石。因为长期忍痛没有去医院就诊,最终引发了肝脏内的脓肿。”蔡晓波的话让一个陷入绝望的家庭重新拥有了生的希望,经过放置胆管支架引流与微创手术后,出院一周,患者不仅活动自如,还能步行爬山。

  “消化病临床医学中心成立之前,遵义五院的消化科虽然属于不错的科室,但主要收治慢性胃肠炎患者,开展的内镜技术也限于常规的胃肠镜检查和小息肉内镜下切除术,与患者的实际临床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为此,蔡晓波带领团队完成了诸多“第一例”:胃肠道巨大息肉/早癌/粘膜下肿瘤的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精准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断流术(ESVD)与双气囊小肠镜等,基本达到了上海三甲医院消化内镜的技术水平,住院患者人数几乎翻了一番。

  不只是消化病,心脏病临床医学中心也成功完成首例冠脉搭桥;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开创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黄斑界面疾病,黄斑前膜复发率为零、黄斑裂孔闭合率达90%;老年病临床医学中心开创了联合查房和综合门诊新模式;神经内科临床医学中心启动了神经电生理工作室,引入开展了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治疗等新技术。

  近期,又一中心在遵义挂牌:泌尿疾病临床医学中心落户遵义五院。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夏术阶介绍,未来中心将以结石、前列腺、前列腺肿瘤为诊治重点,并陆续开展输尿管软镜、3D腹腔镜等技术。遵义市卫计委主任唐自力告诉记者,“上海医疗专家的入驻与深耕,把‘输血’帮带真正做到了实处。以前老百姓不能在本地解决的大病,如今终于能在家门口得到诊治了。”

  “一一五”计划为培养人才“造血”

  “我们舍不得走,也怀着一份隐忧:援遵医生回沪后,当地医生是否能自主开展新技术?我们带来的新理念是否能在此生根发芽?”参与援建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孙涛直言,半年的援建工作让大家深知,这里的医疗设施并不差,但优秀医学人才非常稀缺。记者随医疗队赴正安县市坪苗族仡佬族乡卫生院时也发现,偌大的卫生院,只有4名医生、6名护士,许多医疗业务因此难以开展。“引入新鲜血液固然重要,但只有让现有的医生有了想学习、想进步的决心,才能把医教研水平共同带动起来。”

  去年11月13日,“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在遵义市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启动。周一晚上7时,孙涛带着科室内20余位青年医学生与医生一起研读领域内最新文献,并对新临床技术等进行讲解。“以前我们老觉得自己离国外先进知识很远,孙老师来了之后,不仅自己每晚下了班还读书到很晚,还给我们建了学习的微信群。”科室的年轻医生小张说,每名医生都要轮流发言汇报,孙涛会逐一点评,大家一下感受到了无形的鞭策与激励。原本落在科主任头上的课题“大石头”也成了“香饽饽”:半年来,科室获遵义市科学技术局、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度联合科技科研青年人才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

  2018新年伊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又与遵义市卫计委联合成立了“上海市一·遵义卫生人才培训学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兴鹏将其归纳为“遵义医疗一一五精英计划”,“我们希望为遵义培养100名骨干医生、100名骨干护士长与50名骨干医院管理者,以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触发遵义医疗机构基层医护人员的‘造血’能力,全面实现两地远程医疗及教育资源的共享,履行好新时代赋予公立医院的新使命。”

  得知上海专家即将返沪的消息,已经康复痊愈的胆结石患者程老伯一日内来了蔡晓波的门诊3次,许久才问了“你们几时走?还会不会回来?”半年的援遵工作,蔡晓波跑遍遵义十几个郊县,体重掉了五六斤;他没告诉患者的是,临行前几日,上海家中的母亲因胃部肿瘤刚做完手术,只能稍作安顿就赶来,为更多需要他的遵义百姓带来医疗服务。“会再来的,我们早已把这里当作第二个家。”

【关闭窗口】
上海市社会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3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