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专题 >> 正文
[宝山]张庙街道成为全球第389个“国际安全社区”
    
2017年12月12日 16:09
来源:宝山区社建办  

  12月11日,宝山区张庙街道被授予“国际安全社区”称号,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中心总干事古尔邦在命名授牌仪式上当场宣布,张庙街道成为全球第389个被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的区域。宝山区领导周志军、须华威、陈云彬等出席命名授牌仪式。

  据介绍,此前中国已有103家国际安全社区、575个全国安全社区,上海有78个上海市安全社区、47个全国安全社区、30个国际安全社区,宝山区有3个上海市安全社区、一个全国安全社区、一个国际安全社区。

  张庙街道于2009年6月正式启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2011年和2015年先后通过了“上海市安全社区”和“全国安全社区”的评定。在此基础上,又持续推进各项安全干预工作,开展了国际安全社区的创建,几年来共实施了9大类、七大准则,37个子项目,2017年9月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安全社区认证中心总干事谷尔邦先生的现场认证考察,今天被正式命名授牌为国际安全社区。

  事故与伤害的监测和评估是安全社区建设的基础。张庙街道通过不断完善社区事故和伤害监测体系,对各个安全干预项目进行持续改进。譬如,为全面掌握街道辖区内老年人的伤害情况,具体分析致伤原因,街道邀请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由地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常住人口开展基线伤害调查。分别就伤害发生情况、地点及伤害原因并对老年人居家致跌环境评估;在基线调查中,对家庭有60岁以上老人共计1064户进行老年人居家致跌环境评估。根据基线调查和临床伤害数据统计显示,街道辖区内老年人跌倒伤害发生率较高,且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跌倒后果严重,已成为导致老年人伤害的直接原因。因此,街道在老年人安全领域应重点关注社区老年人跌倒伤害;在预防社区老年人意外伤害中,重点关注独居老人对安全防范的知、信、行,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环境干预。

  张庙街道始终秉承“不断改进、持续推进“的理念,将安全社区建设视为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系统工程;始终牢牢把握“人人都平等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的工作方向,持续不断推广安全社区的理念,不断追求更高的社区安全目标,积极拓展、深入推进各类安全促进项目,持续探索安全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安全社区建设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坚持跨界合作,协调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完善监测体系,提高项目干预的有效性;加强专业合作,推进以证据为基础的项目干预;动员主动参与,扩大安全社区建设的广泛性。

  相关链接:什么是“安全社区”?

  “安全社区”的概念是在1989年第一届世界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正式提出来的,来自50个国家的500名代表在会上一致通过了《安全社区宣言》。宣言指出:任何人都平等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这一原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进全人类将康及全球伤害预防和伤害控制计划的基本原则。

  安全社区是指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安全社区并非单以一个社区的安全水平高低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取决于该社区是否有一个实现了资源整合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持续改进地促进社区居民的安全与健康,全员参与、全员受益,实现社区安全与健康目标。安全促进是为达到和保持理想的安全水平向人群提供所必须的保障条件的过程。

  安全社区是“五个工程”,即系统工程、基础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持续改进工程。是个长期的、系统的建设工程,一定要是预防事故和减少伤害的运转的系统,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或是简单做项目而做项目,不是形式主义应付检查,要体现系统建立、运转、效果和推广的循环,最终常态化和长效化。

  社区安全的内容,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乃至环境各个方面。涵盖了交通、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学校、老年人、儿童、家庭、体育运动等诸多领域。需要有组织机构,有明确的目标和职责,由切合实际的安全促进项目,有积极的自我评估和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自我改进机制。

【关闭窗口】
上海市社会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32245